学习和工作经历:
1999.9-2002.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 硕士
2006.9-2009.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 博士(在职)
2002年至 理化科学实验中心热分析与吸附组工作
研究方向:
溶液中高分子相变、合成高分子与天然高分子热解
教学:
主讲研究生课程《热分析方法及其应用》(该课程每学期开设,每年选课人数500以上)
科研:
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,中国科学院仪器功能开发项目1项,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1项,以主要作者发表SCI论文30余篇,申请发明专利7项。
标准:
1.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JY/T 0589.1-2019热分析方法通则 总则(主编)
2.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JY/T 0589.2-2019热分析方法通则 差热分析(主编)
3.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JY/T 0589.3-2019热分析方法通则 差示扫描量热法(主编)
4.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JY/T 0589.4-2019热分析方法通则 热重法(主编)
5.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JY/T 0589.5-2019热分析方法通则 热重-差热法和热重-差示扫描量热法(副主编,排名第二)
6.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JY/T 0589.6-202X热分析方法通则 静态热机械分析,(副主编,排名第二)
7.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JY/T 0589.7-202X热分析方法通则 动态热机械分析,(副主编,排名第二)
8.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JY/T 0589.8-202X热分析方法通则 微量差示扫描量热法,(主编)
9.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行业标准JY/T 0589.9-202X热分析方法通则 热重/红外光谱联用法,(主编)
能力验证工作:
承担并实施国家计量认证高校评审组实验室间比对项目(2015)、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19年度A类能力验证项目(CNCA-19-A18)、国家计量认证中国科学院评审组实验室间比对项目(2020年度)。
获奖情况:
1.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(CAIA奖)二等奖(排名第一)
2.杨亚基金-爱岗敬业奖 2014.04;
3.王宽诚育才奖 2018.09;
4.2011、2013、2015、2017、2018年中科院合肥区域中心优秀机组
5.2012、2014、2016、2017、2018年中科院合肥区域中心良好机组;
社会兼职:
任中国化学会化学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、全国高校分析测试研究会青年部秘书长、国家计量认证高校评审组能力验证专家委员会委员、北京中实国金能力验证有限公司热分析技术专家、安徽省高校分析测试研究会秘书长、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学术委员会委员、国家资质认定国家级评审员。